五帝治五方
《淮南子》〔两汉〕
东方,木也,其帝太皞,其佐句芒,执规而治春。南方,火也,其帝炎帝,其佐朱明,执衡而治夏。中央,土也,其帝黄帝,其佐后土,执绳而治四方。西方,金也,其帝少昊,其佐蓐收,执矩而治秋。北方,水也,其帝颛顼,其佐玄冥,执权而治冬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东方是木星,它的天帝是太皞,辅佐大臣则是句芒,句芒执规尺而治理春季。南方是火星,它的天帝是炎帝,辅佐大臣则是朱明,朱明执衡器而治理夏季。中央是土星,它的天帝是黄帝,辅佐大臣则是后土,后土执绳墨而治理四方。西方是金星,它的天帝是少昊,辅佐大臣则是蓐收,蓐收执矩尺而治理秋季。北方是水星,它的天帝是颛顼,辅佐大臣则是玄冥,玄冥执权器而治理冬季。
注释
太皞:古代官方祭祀的五方天帝中的东方天帝。
句芒:古代传说中的主木之官。又为木神名。
炎帝:神话传说中主管夏令和南方的神。
朱明:指传说中的火神祝融。
黄帝:
简析
此文描写了古代中国五行观念与天帝、辅佐大臣的对应关系,以及他们各自执掌的治理工具与季节。文中通过赋予五行(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)各自的天帝与辅佐大臣,以及他们手持的治理工具(规尺、衡器、绳墨、矩尺、权器),构建了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宇宙秩序。全文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探索、理解和敬畏,也反映出他们追求和谐、有序的社会理想,亦是古代中国文化中“五行”观念的生动体现。
螳臂当车
《淮南子》〔两汉〕
齐庄公出猎,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。问其御曰:“此何虫也?”对曰:“此所谓螳螂者也。其为虫也,知进而不知却,不量力而轻敌。”庄公曰:“此为人,而必为天下勇武矣!”回车而避之。勇武闻之,知所尽死矣。
梁甫吟
佚名〔两汉〕
步出齐城门,遥望荡阴里。
里中有三坟,累累正相似。
问是谁家墓,田疆古冶子。
力能排南山,又能绝地纪。
一朝被谗言,二桃杀三士。
谁能为此谋,相国齐晏子。
孔子世家赞
司马迁〔两汉〕
太史公曰:《诗》有之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虽不能至,然心乡往之。余读孔氏书,想见其为人。适鲁,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,诸生以时习礼其家,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。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,当时则荣,没则已焉。孔子布衣,传十余世,学者宗之。自天子王侯,中国言《六艺》者折中于夫子,可谓至圣矣!(祗回 一作:低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