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玉案·良夜灯光簇如豆
周邦彦〔宋代〕
良夜灯光簇如豆。占好事、今宵语。酒罢歌阑人散后。琵琶轻放,语声低颤,灭烛来相就。
玉体偎人情何厚。轻惜轻怜转唧。雨散云收眉儿皱。只愁彰露,那人知后。把我来僝僽。
南乡子·璧月小红楼
孙惟信〔宋代〕
璧月小红楼。听得吹箫忆旧游。霜冷阑干天似水,扬州。薄幸声名总是愁。
尘暗鹔鹴裘。针线曾劳玉指柔。一梦觉来三十载,休休。空为梅花白了头。
在儋耳书
苏轼〔宋代〕
吾始至南海,环视天水无际,凄然伤之曰:”何时得出此岛耶?“已而思之:天地在积水之中,九州在大瀛海中,中国在少海中,有生孰不在岛者?覆盆水于地,芥浮于水,蚁附于芥,茫然不知所济。少焉水涸,蚁即径去;见其类,出涕曰:”几不复与子相见。“岂知俯仰之间,有方轨八达之路乎?念此可以一笑。
戊寅九月十二日,与客饮薄酒小醉,信笔书此纸。
章惇书绝壁
苏轼〔宋代〕
章惇尝与苏轼同子南山,抵仙子潭,潭下临绝壁万仞,岸甚狭。子石推轼下潭书壁,轼不敢。子石履险而下,以漆墨濡笔大书石壁上曰:“苏轼章某来。” 轼拊其背曰:“子石异日得士,必能杀人。”子石曰:“何也?”轼曰:“能自拼命者,能杀人也。”子石大笑。
送从兄郜
方干〔唐代〕
道路本无限,又应何处逢。
流年莫虚掷,华发不相容。
野渡波摇月,空城雨翳钟。
此心随去马,迢递过千峰。
踏莎行·润玉笼绡
吴文英〔宋代〕
润玉笼绡,檀樱倚扇。绣圈犹带应香浅。榴心空叠舞裙红,艾枝应压愁鬟乱。
午梦千山,窗阴一箭。香瘢新褪红丝腕。隔江人在雨声中,晚风菰叶生秋怨。
明皇秉烛夜游图
高启〔明代〕
花萼楼头日初堕,紫衣催上宫盘锁。
大家今夕燕西园,高爇银盘百枝火。
海棠欲睡不得成,红雾照见殊分明。
满庭紫焰作春雾,不知有月空中行。
新谱霓裳试初按,内使频呼烧烛换。
知更宫女报铜签,歌舞休催夜方半。
共言醉饮终此宵,明日且免群臣朝。
只忧风露渐欲冷,妃子衣薄愁成娇。
琵琶羯鼓相追逐,白日君心欢不足。
此时何暇化光明,去照逃亡小家屋。
姑苏台上长夜歌,江都宫里飞萤多。
一般行乐未知极,烽火忽至将如何?
可怜蜀道归来客,南内凄凉头尽白。
孤灯不照返魂人,梧桐夜雨秋萧瑟。